2025年9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公告。公告第九章关于202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调剂规定如下:
第九章 调剂
第六十一条 招生单位应当按教育部有关政策拟定本单位(含所属院、系、所)调剂工作方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需要、工作程序、调剂复试方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和本单位网站公布。
招生单位(含所属院、系、所)有关调剂工作方法及调剂录起名字单须报招生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
第六十二条 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一)符合调入专业的考试报名条件。
(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考试报名专业在调入区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考试报名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五)第一志愿考试报名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需要达到调入区域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第一志愿考试报名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需要符合调入区域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根据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实行。
(六)第一志愿考试报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考试报名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区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能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能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考试报名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能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该专业。
(七)考试报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能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考试报名的不能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八)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区域有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考试报名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试报名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有关招生单位确定的同意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需要。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九)有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同意考试报名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需要。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需要作为考试报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需要。
考试报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有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考试报名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十)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能调剂。
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知道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方法,与有关专业不同学习技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有关政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析工作。
第六十三条 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含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含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需要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管理软件进行(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能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一模一样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不能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由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低于36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招生单位未明确受理建议,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招生单位应依据本单位实质复试录取状况,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准时、准确发布计划余额信息及接收考生调剂申请的初试成绩等基本需要,并积极借助调剂系统在线留言功能、咨询电话等途径为考生调剂提供好服务。
第六十四条 调剂工作由各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有关手续。